C 传媒经营

传媒经营

当前位置: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 学生工作 > 传媒经营 > 正文

中国青年网(2017-08-09):福州大学志愿者走进仙游 探寻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 发布日期:2017-09-23
  • 发布人: 暂无
  •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莆田8月9日电(通讯员 邱晶莹)“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变恶为美”“余气相培”,早在几百年前,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就已包含了许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与资源枯竭问题使得“循环再生,绿色发展”的理念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引起社会的关注。

环境保护要抓起,经济发展也不能放,如何实现两者的“双赢”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不断探索中,人们再次拾回古法,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两者双统筹双促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为深入了解循环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效果,7月21日,福州大学赴仙游县静脉产业循环经济调研队走进仙游县郊尾镇,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

 

政府推进,产业整顿与循环经济建设初见成效

“垃圾镇”“废品山”,这两个标签曾是莆田市仙游县郊尾镇的写照。仙游县郊尾镇是福建省最大的废旧塑料集散地,发展废塑废品回收产业已有30年之久,具有良好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然而,由于郊尾镇的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多以小作坊为单位进行作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郊尾镇一度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2016年,郊尾镇镇政府开始着力整治废塑行业,取缔全镇的废塑加工家庭小作坊,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仙游县循环经济示范园,着力推进包括废塑回收在内相关产业的规范化。

为深入了解郊尾镇废塑行业整治情况以及循环经济开展进程,福州大学赴仙游县静脉产业循环经济调研队来到郊尾镇,就这一问题向郊尾镇镇政府及当地居民展开了访谈调查,并深入到产业园内部,对当地循环产业模式及运作状况展开调研。

 

调研后队员们了解到,郊尾镇当前不合格的废塑回收工厂与家庭小作坊的取缔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其他相关产业包括废旧金属回收、农村生态养殖整顿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废塑回收等相关循环经济生产经过严格的审批与注册流程,统一集中到仙游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部进行。

当地循环经济产业整顿、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困难重重,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共生

环境整治、产业规范化举措推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推行的初期必然引起当地经济的影响及当地以传统小作坊为生的居民的抵制与不理解。

“我做了大半辈子的废塑回收产业,现在突然全部取缔了,你想想我都五十多岁了现在还能去干什么?”调研队走访当地居民时,过去从事废塑回收行业三十年之久的刘先生感慨道。

针对此问题,调研队也向当地镇政府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问。在问及这一举措是否对当地经济产生影响时,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之前有些村庄一整个村子都从事废塑回收行业,现在取缔后不仅他们的就业问题要解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下降也是必然的。再加上这些措施的推行和后期的监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我们也因此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必须把取缔方案继续执行下去,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效益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的,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产业规范、绿色循环发展是一个前期投入大,经济与社会等更方面效益收获缓的举措,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举措势在必行,因为这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在人为,环保意识与循环发展理念步步推进

 

所谓“改革先改智”,新举措的顺利推进首先需要推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为此,福州大学赴仙游县静脉产业循环经济调研队前往三浦村、长安村、阮庄村等郊尾镇的多个村庄,向当地村民分发自行设计的环保宣传单,向他们讲解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知识,宣扬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

此外,调研队还开展了一场以“循环再生,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百人签名活动,呼吁人人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

几天的调研时光转瞬即逝,但循环经济的事业依旧任重而道远。既留住“绿水青山”又守住“金山银山”,这是经济社会最理想的发展状态,循环经济的推行与规范化就是实现这种理想发展状态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青年网:

sxx.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09_1047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