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7月16日电 “不要哭,男子汉!”“我们一定会回来!”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一块小小的黑板上,这两句话被用彩色粉笔重重写下。在话语的四周,写满了“小橘哥哥”“能吃姐姐”“芋头姐姐”等,这是一群特殊孩子对来自福州大学的学生志愿者的亲密称呼。
今年暑期,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们连续第八年来到了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近一群特殊儿童。今年,志愿者们以“七彩课堂”为课程主题,结合国粹、国史、国情等元素,围绕职业技能、心理建设、文艺体育、红色经典等开设了36堂趣味课程。
如何让特殊儿童能够敞开心扉融入到课堂,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志愿者们下了不少功夫。体育课上,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对一结成对,面对面学习拳法;文艺课上,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五星红旗;舞蹈课上,一曲《蓝精灵》让孩子们从生疏到亲近……
八年的爱心支教接力,140多名福州大学志愿者与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结下友谊。
志愿者庄心怡被孩子们称呼为大头姐姐,短暂的支教时光却让她体会到“用一段不长的时光做一件铭记一辈子的事”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我一直以为是我们去感动他们,是我们向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然而实际上,更多的是这些孩子用他们乐观的赤子之心和纯真的笑脸感动着我们,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庄心怡说。
当志愿者李颜延在黑板上写下“我要走了”来与一个聋哑孩子告别时,这个孩子当场泪崩,扎进他的怀里,李颜延压抑着难过安抚孩子。“还记得他在我怀里哭泣,我在黑板上写下‘我还会再来看你们’的诺言。小朋友爽朗的笑容,清澈的眼眸,遇见他们真幸运。”在支教感悟中,李颜延写到。
央广网:http://www.cnr.cn/rdzx/cxxhl/zxxx/20190723/t20190723_524703046.shtml